“我去接同班同学”,2018年9月12日下午2点,江南大学老领导承欣茂给老伴留下一张字迹有点歪斜小纸条,兴冲冲地离开了家,踏上了去欢迎老同学的路途。谁知,这一次离开家,整整有22个小时失去联系。
承欣茂老人,自大学毕业后就在我校工作,他曾经带领无锡轻工业学院不断发展、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推动学校进入了“211”行列。即使在退休后,他也始终关注着江南大学的发展,与众多校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师生和校友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尽管年事不断升高、记忆力逐渐衰退,但当他接到校友18日要回母校的电话时,就迫不及待地前往车站迎接老同学了。可当他独自一人走出家门时,身上没有钱、没有电话、没有家人联系方式、没有公交卡,什么也没有。离开了家,却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下午3点50分,当承书记爱人自己找寻未果,前来离退休处求助后,老人的失联很快引起了校内外广泛关注。学校领导、离退休处的同志、派出所民警、邻居以及一些新老同事,第一时间就在青山湾周边帮着寻找,每条马路、每个角落,全覆盖搜索直到半夜。滨湖公安分局多部门联合巡查,彻夜查看监控录像,一个一个探头、一桢一桢画面,加速确定老人的行走轨迹。公交公司领导对95路车和203路车每个司机都进行了询问,不漏掉每一个可能。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所有人越来越焦虑,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寻人的消息通过微信朋友圈、市广播电台中传播后,越来越多的人员关注事情进展。离退休处、党办、保卫处等部门第二天上午纷纷增派人手加入到寻找的队伍中,一些退休老领导、老教师也自发地参加到寻找的行列中,他们有的驾车、有的骑车、更多的是步行,大家根据监控提示信息,按照统一部署,井然有序、循环往复、拉网排查、蹲点守候。自消息传播开始,几位领导、相关部门以及家属的电话就没有停息过,得知消息的外地领导、师生、国内外校友或来电询问、或转发朋友圈、或提出一些建议、或提供一些帮助,大家共同祈盼老人能够尽快平安归来。分局民警换人不停机,不间断地查询监控录像,寻找每一个细节。根据监控,寻找的范围也由青山湾周边,扩大到河埒口地区,转移到无锡老城区、火车站周边,最后线索集中到欧风街一带。
整整22个小时,在找到之前,警方已恢复了老人13个小时的行进轨迹。在这13个小时中,老人在公交车站徘徊、在地铁站逡巡、在十字路口踟蹰、在斑马线往复,打过车、也问过路。当老人的每一个消息从警方传来时,寻找队伍不断燃起新的希望,再次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寻找中,优化路线,仔细筛查。当然,这种忽东忽西的追踪,多数人的体力是难于承受的,但大家毫无怨言。同时,焦虑充盈了大家的内心,也写满了每一位队员脸庞,尤其是考虑到老人连续行走了十几个小时,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没有休息,真是一阵又一阵的揪心。
11点04分,警方消息传来,凌晨1点,金太湖广场重庆鸡公煲老板招待老人吃了热饭、喝了热汤、休息了2个小时,大家终于松了口气,随后又加大了寻找力度。11点34分,离退休处方黔老师兴奋地用颤抖的声音报告说“我找到他了”!瞬间,校内外各种消息平台,学校师生、校友以及微信朋友圈发出一片欢呼,大家纷纷相互转告“老人已经找到了,终于放心了”的消息。所有人心头压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老人的儿子也已经泣不成声,忙不迭地感谢各方的帮忙。
没有事先演练过,也没有明确的线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找回老人,可以说是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广大师生的共同关心、是所有参与人员全力以赴寻找的结果。就像方老师所说:要像寻找自己的亲人一样,要下定决心去找到他,要不辞辛苦去寻找他,要睁大眼睛去搜寻他。犹如大海捞针般的事情,由于江南人的坚持不懈、尽心尽力、终于众志成城。
“六十年励精图治,弦歌不辍;六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熟悉江南大学发展史的师生、校友以及友人都知道,老人最后所在的那个位置,也就是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南侧马路对面区域,距离曾经的无锡轻工业学院所在地已经非常近了。我们无法明了老人当时的真实想法,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如果不是因为修建地铁阻碍了他继续前进,很可能老书记已经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一定要回去的那个“家”了!这就是“天下江南人精神”。

派出所民警护送老人回家

退休老同志们一起接送找到的承欣茂老人

给老人免费就餐的好心店家

承老书记第二天感谢离退休处方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