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江南大学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举行。江南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娄国栋,全国人大代表、白塔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欧阳华,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光生,校关工委副秘书长吴骥一、衡延笃、黄正明,办公室主任姚欣,校团委宣传部部长杨光宝等出席仪式,江南大学21个学院关工委学生委员和学生干部代表参加活动,揭牌仪式由环境与生态学院分团委负责人李猛主持。
师生们到达白塔村之后,首先在导游的引导下,参观了党建展示馆、于伶纪念馆、宜人书院、生活行旅馆等展馆,实地了解了白塔村“生态立村、产业加力、旅游富民”的发展路径。据介绍,白塔村为老百姓打造了一个7.6平方公里的乡村旅游致富平台,让老百姓共同参与、共同致富。其发展实践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鲜活的乡村振兴样本。
随后在村会议室,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正式举行,欧阳华与张光生共同为“江南大学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揭幕,标志着该校地共建育人平台正式启用。
娄国栋在讲话中指出,关心下一代工作需立足实践育人根本。白塔村不仅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特色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还是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白塔村的发展成就与江南大学的学科优势高度契合,有着合作渊源,在多个领域有着互动和联动,包括宜兴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院等作为校地合作的“硬核”载体,已在生物制造、产业升级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此次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挂牌,既是校地联动的深化,更是为青年学子搭建的“知行合一”实践舞台。未来,双方将依托基地开展“田野思政课”、专业实习、课题调研等活动,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推动思政教育、专业实践与乡村振兴需求深度融合。
欧阳华结合自身履职经历,介绍了白塔村围绕“高效农业品牌化、生态资源效益化、文化项目产业化、乡村旅游特色化”目标的建设发展过程。他分享道,白塔村的蜕变离不开科技与人才支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见证了校地合作对乡村发展的赋能作用,江南大学等高校带来的技术创新已让当地企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领域的跨越。他表示,江南大学在白塔村设立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将为学生提供基层实践岗位,积累实战经验,同时借助高校智力资源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仪式最后,出席领导与学生委员合影留念。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将以基地为纽带,通过学院关工委开展老少携手,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同学们在乡村一线感受发展脉搏,内化服务基层的思想意识,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参加活动的全体学生委员及学生干部在娄国栋的带领下还参观了学校宜兴校区。
共同揭牌

参观白塔村

参观宜兴校区

娄国栋

欧阳华